曹操手下的猛将中,主要分为两大集团。一个是随曹老板起家的曹氏、夏侯氏宗亲武将,代表人物有夏侯惇、夏侯渊、曹仁、曹纯等。另一个是外姓武将,有主动投奔的,也有半路跳槽过来的,代表人物张辽、徐晃等五子良将。
曹操麾下人才济济
(相关资料图)
对武将进行排名,自然离不开“勇、“智”、“战绩”三方面评判标准。曹魏麾下虽然猛将如云,但在这三方面都能均衡发展的仍然是极少数,请看排名:
【候选名单】
夏侯惇---武将资历之首,督二十六军
论资历和在曹操心中的地位,夏侯惇自成一档,无人能及。早年的夏侯惇也是猛男一个,可以自从少了一只眼睛之后,就很少再冲锋陷阵。更多的是在后方坐镇,稳定人心,因此在战绩上缺少说服力。
夏侯渊---虎步关右,碾压马超
夏侯妙才可以说是曹操西部市场的大区经理,以行军神速而著称。在关中和西凉一带,将“锦马超”打得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。但其弱点在于好勇斗狠,缺乏统帅的格局。最终定军山一战,身死道消,直接导致了汉中的丢失,严重影响了最终的排名。
夏侯兄弟
于禁---若不是遇上关羽,必成五子良将之首
于禁追随曹操征战及早,深得信任。其统兵、练兵的才能,颇受曹操的赏识。在官渡决战时期,曹操一方以少敌多,士气极为消沉。是于禁带领着泰山兵团,与袁绍硬碰硬一仗一仗地赢下来,强行将曹军的士气提振上来。其战斗力可以说是曹军王牌中的王牌。
奈何在襄樊之战遇上了克星关羽,被一招“水淹七军”弄得兵败被俘,成为抹不去的污点。
张郃---后期神将,殒命木门道
是一位智勇兼备的统兵大将,以“用兵巧变”著称。在三国初期并不显眼,但随着实力和经验的不断增长,到后期成为独当一面的中流砥柱。
张郃的巅峰战绩是街亭之战,他将占据街亭的马谡击败,让诸葛亮最有可能成功的首次北伐戛然而止。而在夏侯渊定军山阵亡之后,张郃暂代职务,稳定曹魏军心,可见其资历和威望之高。
但是在他一生的战绩上,唯独在与张飞强强对话的宕渠之战中,被三爷击败。从而影响到了曹操由汉中向巴蜀蚕食的进攻势头,最终排名第四。
【第三名】曹仁---硬刚周瑜和关羽的铁壁将军
论起曹仁的勇武,史书记载有孟贲、夏育之勇,其武力值还在张辽之上。
其实说到作战风格,曹仁是典型的进攻型武将。公元193年,曹仁击败袁术;195年,生擒吕布部将刘何;198年,在完成俘虏三千多敌兵;200年,烧毁袁绍粮车;211年,在潼关力挫马超;
作为曹操的宗亲,曹仁的起点是相当高的。在追随曹操出征的时候,曹仁很早就拥有独领一军的资格,可见曹操对其的重视和培养。而曹仁也不负所望,之前的战绩称得上是“攻无不克”,逐渐成长为曹操南线的代言人。
擅长进攻的曹仁,其巅峰战绩却是两场防御战。第一场是赤壁战后坚守南郡,当时曹操赤壁惨败,整个曹军信心受挫。而东吴的“火神”周瑜,挟大胜之威,准备一举拿下南郡,进一步鲸吞荆州。
在不利情况之下,曹仁率数百人突袭东吴大军,给了周瑜当头一棒。然后又坚守南郡一年多,将周瑜的队伍牢牢挡在江陵城下。虽然最终是由于粮草供应不上而主动撤离,但他为曹操稳固局势,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,帮助曹操将荆州的北部抓在手中。
而第二场防御战则是襄樊之战,面对“威震华夏”的关羽,在襄阳失去联系,于禁全军覆没的不利局面下。曹仁带着数千人马,坚守在小小的樊城。关羽的水攻之策,让大水几乎就要漫过樊城的城墙。城中士兵战意全无,粮草短缺,外无援兵。就是这种近乎绝境的情况下,曹仁展现了绝强的韧性,硬生生地顶住关羽北上的步伐,一直坚持到解围的那一刻。
曹仁 字子孝
【第二名】徐晃—古之名将,亚夫之风
徐晃的武艺在曹营中称得上一流,在智谋上同样出类拔萃,打仗喜欢动脑子。
在随曹操攻略冀州的过程中,徐晃不是一味地猛冲猛打,经常写信劝降,兵不血刃地拿下城池。并且将成功案例向曹操汇报,建议曹操攻城为下,攻心为上。在被曹老板欣然采纳之后,曹军进攻冀州的效率获得极大提升。
而在关中之战,徐晃认为马超乃是匹夫之勇,主动请缨率数千精兵由蒲津渡渡过黄河,进军关中,威胁到西凉联军的后方,为后来的取胜定下基础。
而徐晃的高光时刻,是在襄樊之战中成功逼退关羽,这是影响三国后续局势发展的关键战役。这一战中徐晃的勇武与智谋发挥得淋漓尽致,由于麾下士卒的战斗力比不过关羽的百战雄狮,徐晃上来没有硬拼。而是假装要截断蜀军的后路,逼得关羽解了樊城之围。
之后等曹魏各路援军抵达,徐晃采用声东击西的计策,发动总攻。并在正面击败了关羽,强势冲入蜀军营寨,再由内而外击破敌军大营。
以至于曹操得知后都不禁感叹徐晃的悍勇和纪律的严明,夸赞他有周亚夫之风。
徐晃 亚夫之风
【第一名】张辽---八百胜十万,不可复制的奇迹
单论武艺,张辽排名五子良将之首,在曹营中仅次于典韦、许褚、曹仁等寥寥几人。曹操远征乌桓之时,长途跋涉,已经到了强弩之末。是张辽凭借自身的勇武,在决战中一举击溃乌桓骑兵,帮助曹操险胜。
张辽的人生巅峰是在合肥之战,以八百对十万,威震逍遥津,让小孩不敢夜啼。
当时孙权豪情万丈,率十万大军准备一举拿下合肥。如果合肥失守,东吴就可以毫无阻碍地顺水北上,随时威胁曹操的徐、豫、青、兖等各州。
当时张辽镇守的合肥仅有守军7000人,坚守尚且不足。没想到张辽反其道而行之,率领800勇士,趁孙权立足未稳,在吴军阵中杀得几进几出,士气彻底崩塌。
孙权开局就吃了闷亏,硬着头皮猛攻十几天,没有占到便宜。在撤退的过程中,孙权又差一点玩脱了,遭到张辽追击,要不是部将拼死护卫,差点就交代在那里。
这几乎是张辽个人英雄主义的霸屏表演,在整个三国时代,也只有关羽万军丛中斩颜良、张飞喝断当阳桥可以相提并论。
更重要的是,合肥之战的胜利直接将魏、吴两国东线的战局固定了下来。从此以后,东吴再也没有能力冲过合肥防线,魏国始终将淮河一线牢牢地握在手中。
曹操称赞张辽“大壮”,这是《魏书》中绝无仅有的一次。在张辽凯旋时,曹操曾两次亲自出城迎候,有一次甚至同乘一车,这在当时可是夏侯惇才有的殊荣。
对于赏罚极有分寸的曹操而言,张辽的军功在他眼中,确确实实是独一档的存在。
张辽 古之召虎
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,有勇有谋的统兵大将更是可遇而不可求。在这一点上,无论是常规将领的选拔与培养,还是顶级大将的知人善任,在魏蜀吴三家中,曹魏一方无疑是做得最好的。而张辽、徐晃、曹仁排名曹魏武将的前三甲,应该是实至名归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