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莫高窟因气候变化湿度飙升、洞窟塌方?国家文物局回应

来源:腾讯网 | 时间:2023-07-28 13:02:41


【资料图】

2023年7月28日,国新办就“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”举行新闻发布会。针对外媒报道敦煌莫高窟因气候变化出现洞窟塌方等现象,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(世界文化遗产司)司长邓超表示,这种情况并不存在。

此前参考消息7月20日援引外媒报道称,中国敦煌洞窟中的艺术品和雕像经历了千年沙尘暴、政治剧变和到访者的破坏后保存了下来。现在,保护者们担心,它们正面临迄今为止最无情的敌人——气候变化。

报道称,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分部称,极端天气使甘肃省的沙漠中出现了更多的强降雨。精致的画作正成片成片地剥落,裂缝正在形成,而这可能会破坏洞窟本身的结构完整性。研究人员表示,“沙漠地区降水增加构成了严重风险。湿度飙升、山洪和洞窟塌方已经在发生。”

对此,邓超表示,“首先请大家放心,敦煌莫高窟并不存在媒体报道所说的‘湿度飙升、山洪和洞窟塌方’这一现象。”

邓超介绍,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,文物材质特殊,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。敦煌研究院长期持续关注、监测、研究莫高窟所在区域的气候变化。30多年监测数据表明,莫高窟所在区域年均降水量约40毫米,以小雨和中雨为主,大雨和暴雨仅发生过6次。莫高窟所在区域气候整体呈暖干化趋势。近几十年来,也未发生过洞窟坍塌现象。

其次,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成效显著。邓超指出,党的十八大以来,国家文物局批复实施莫高窟本体保护、崖体加固、环境整治等文物保护项目51项。截至目前,敦煌研究院已累计完成86个洞窟整体保护修缮,形成了古代壁画保护、沙砾岩石窟崖体加固、风沙灾害综合防护、石窟监测预警等成套关键技术体系,建成了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

具体到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上,一方面,莫高窟通过薄顶洞窟加固、安装窟门等保护工程,已全面解决雨水渗入洞窟问题,减缓了洞窟内微环境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。另一方面,通过全方位监测,及时掌握洞窟内温湿度变化情况,据此实施动态开放管理,确保也实现了洞库内微环境长期处于安全阈值范围内。

同时,“我们与气象部门密切合作,建立健全暴雨洪水预警体系和突发洪水应急指挥平台,提早获知气象变化数据,有效预判突发天气,及时采取应急预案和防护措施。”邓超说。

邓超表示,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做好莫高窟保护工作,指导敦煌研究院修编《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》,实施《莫高窟壁画彩塑文物保护中长期工作计划》,重点谋划提升莫高窟综合保护能力;实施莫高窟防洪三期工程,降低极端天气下洪水对莫高窟文物本体安全的威胁;加快推进智能库门建设,提升洞库微环境调控能力。

标签:

业界
移动互联网

©2003-2020 CMS科技网 版权所有       联系邮箱:51 46 76 11 3 @qq.com   浙ICP备2022016517号-14